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字典 > 内容 繁体中文
  • 字典

笔画

日期:2021/10/26 20:55:45 人气:1816 标签:

《道祕天书》的基本笔画,叫三元八会文。三元八会文的开创者,是上古仓族人。上古时代是一个族群掌握一门官学,所以在上古时代掌握文字的官员,被称作仓官。

所谓三元, 指点、圆、方三个基本笔画。简化来说的话,可以说是点、弧线和直线。点是指大道、也就是天地宇宙的起始点,圆是指天,方是指地。

三元笔画.png

八会呢,八本义是指分、会本义是指合。八会,就是分合聚散的意思。在这里更多强调的其实还是分散的意思。八会,可以理解成,把原本聚集难分的东西,分开来认识,就是把天地大道规律分门别类地来描绘和展示。同时,八会,又可以解读成所有文字是又八个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因为巧合的是,三元笔画,一番分拆组合后,又成了八个基本笔画。分别是:

八会笔画.png

注意,每个笔画里的点表示的是道之所在,也就是该字所指示之处。

又因为创造并掌管文字系统的仓族人尚阳,所以所造字形里,从来不把代表“地”的那个方块形状作为基本笔画应用到字形里去,只用代表天圆的圆圈来做基本笔画。那些必须用到方块的地方也是以半圆或椭圆来代替,故而称之为天书,即象形天道之书的意思。仓族人首领,也就被称之为形天了。

这种以天圆思想为主导的文字书写理念,从上古直到篆书、甚至是隶书系统,都还在遵循,直到楷书的出现基本就结束了这一思想。而楷书的出现是在五胡乱华之后,初期还能兼顾“外圆内方”的理念,到后来彻底就只有方、没有圆了,这可以说是中华文字体系的又一个断层。

三元八会文,总共来说虽然是十一个笔画,但除去方块不用之后,实际就剩下十个笔画了,故而三元八会之文,又称十道文。

在十道文里,像丿一类的斜的笔画,是由直线和半圆两个基本笔画组成的。到黄帝时期,他手下有个大臣,叫仓颉。颉是他的姓氏,而仓呢,是官职。仓颉,意思是姓颉的一个仓官。是仓颉改造了十道文,把十个基本笔画,变成了十二个。“天圆”层面的笔画基本保持了原样未变,只是去掉了那个具有指示作用的“点”:

十二基本笔画.png

主要变的还是地方的层面。其中,四隅方向的斜线,因为是有顺逆方向的,所以一般不以直线形势出现,而是以有起笔、收笔变化的上弧或下弧线来展示。

四隅方向上的斜线笔画有四角[jué]、四匹之分。四角[jué],弼.png曳.png支.png乀.png就是四个主要笔画;四匹,辅.png弼1.png辅1.png弼2.png就是四个辅助笔画。匹的意思是,算是、勉强是的意思。大家不难发现,弼.png辅.png弼1.png曳.png支.png辅1.png弼2.png乀.png,这四对儿四隅方向的笔画的起笔和落笔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只是运笔过程中的弧度偏上或偏下的问题。这在实际书写过程中,有时候是很难区分的。故而,每组都算是一个笔画了,他们的基本读音和基本意义也都是一致的。

当然,我以上的读音都是现代读音了。下面我们把十二个基本笔画的上古读音,逐一说一下:

1、 · :这个圆点,基本读音是[dào],基本内涵是大道。大道既是天地宇宙的始发点,又是天地宇宙演化的终结点。

2、○:这个圆圈,基本读音是[yuán],基本内涵是大道演化的外延。


以上两个笔画,可以说是展现了大道的内外规律。注意,这里所说的点与圆之间的内外关系,不是平面的内外,而是立体球的那种内外,甚至我们不可知的内外循环规律。这种内外循环往复的关系,在《道祕天书》里叫做“虫[huí]回”(【虫】字条)。虫[huí]回(【回】字条),可以说是大道发展演化的总规律。因为他表示的是“其小无内、其大无外”、“自实而虚”、“由虚及实”的往复来去的循环演变的完全、完备的全息态势。

3、一:这个横,基本读音是[píng],基本内涵是上下分界、左右均衡。

4、丨:这个竖,基本读音是[tōng],基本内涵是左右分界、上下相通。


以上两个笔画展现的可以说是大道由点到线的纵横规律,以及上下左右的分界、分类等态势。

5:这个口向下的半圆,基本读音是[mì]基本意思是覆盖。引申义为安和官——就是安居和管制。当我们安居乐业于某个时空的时候,不自觉就会被该时空的各种条件所限制和约束了。这是一种辩证思维。

6这个口向上的半圆,基本读音是[chéng][kǎn],基本意思是承载。引申义为占和臽——就是占用和困陷。当我们占用某物的时候,同时也会被其困陷。就比如我们开车,你占用车的空间同时,你又被车的空间困陷了。这是一种辩证思维。

7:这个口向右的半圆,基本读音是[yǐn],基本意思是不可见,或不可预见的一个空间。

8:这个口向左的半圆,基本读音是[xiǎn],基本意思是可见,或可预见的一个空间。

以上四个笔画展现的可以说是大道空间层面的上下左右规律。

9、弼.png:这个左弧,基本读音是[yè],基本内涵是向左下方的一个发展演变趋势。因为左方代表阴、代表隐,故而衍生义又可以说是,向左下方的不可见、或不可预见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及左方的边界、隐秘难寻的边界、不可探知的边界等等。

10曳.png:这个右弧,基本读音是[bì],基本内涵是向右下方的一个发展演变趋势。因为右方代表阳、代表显,故而衍生义又可以说是,向右下方的可见、或可预见的一个发展方向,以及右方的边界、显而易见的边界、可探知的边界等等。

11支.png:一个左上分叉的,基本读音是[fú],基本内涵是向左上方的一个发展演变趋势。因为左方代表阴、代表隐,故而衍生义又可以说是,向左上方的不可见、或不可预见的一个发展方向。但这个笔画,一般不表示边界。

12乀.png:一个向右上分叉的,基本读音是[zhì],基本内涵是向右上方的一个发展演变趋势。因为右方代表阳、代表显,故而衍生义又可以说是,向右上方的可见、或可预见的一个发展方向。这个笔画,也一般不表示边界。

以上四个笔画展现的可以说是大道四隅方向上的来去往回发展演变规律。

至此,可以说十二个基本笔画,把大道的上下左右、纵横四隅、来去往回等等全方位、多维度的发展演变规律都呈现出来了。


 注意:以上所标注的,都只是基本读音、以及其基本内涵,而到实际应用中,形状方向相反的笔画可能会出现读音的颠倒、以及完全不同于基本读音的衍生音。

例如:器皿的皿字皿.png【皿】字条,主体突出的是[chéng],但发的却是[mì]的音。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点,学习中国古文字,重点在于表义、而不是发音。有个成语叫“南腔北调”,什么意思?因为在历史上统一政权大多都在北方建都,故而统一文字时,顺带也就把文字的发音统一了。所以,北方对于文字的发音是大同小异的,只是声调平仄不同罢了。而南方呢,历朝历代都可以说是少数民族聚集区,他们对于同一文字的发音,不仅仅是声调平仄问题了,发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简直就是一门外语。如果光听发音的话,你很难理解他们说的竟然是同一个字。但即便读音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他们的表意又是相近的、相同的。



    本文网址:http://www.dmts.cc/show.asp?id=7
    上一篇:
    下一篇:
    • 栏目分类
    • 热卖商品
    更多>>
    • 常见问题